来源:车云网
自20世纪50年代“有思想的机器”诞生以来,软件开发人员一直试图教会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但直到近十年,在技术突破和商业应用快速扩展的双重推动下,人工智能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相比科技公司和互联网新兴企业,中国的传统行业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且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将其视作战略重点。我们建议,传统企业CEO可从三个方面入手,认真思考九个问题,以便尽快制定适合自身的人工智能战略。
大部分受访者都持一个相同观点,即人工智能会成为其所在行业的颠覆性力量。尽管变化的步伐可能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但90%的受访者都认为,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其所在行业。在被问及人工智能会怎样产生影响时,受访者提出了100多种潜在方式,从提高运营效率的应用程序开发,到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开发,不一而足。
尽管人工智能带来了一线曙光,但我们的研究表明,传统行业的公司仍在挣扎,犹豫该如何应对这一技术进行投资。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公司CEO并没有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重点,60%以上的人认为,在过去一年中,公司在人工智能战略上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见图1)。
我们的研究还显示,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可能更有利于科技板块,因为这一行业拥有相关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更易于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行业还没有准备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且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其视作战略重点。
传统行业的受访者认为,要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前景不容乐观。84%的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的最大赢家可能是互联网公司和创业公司,而非现在的 行业领军者(见图2)。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如果不合作,那就只有投入资金,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和能力的竞赛。然而,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有很多不确定性。那么,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这一优势能否被国内传统企业所充分利用。
我们的现状如何?
(2)我们所处的行业,谁正在引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我们是引领者,还是追随者?有哪些最佳做法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
(3)我们的组织是否已经准备就绪,制定并实施人工智能战略?全面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具备哪些基础性条件?
(5)从近期和长期看,人工智能可取得哪些业务成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预计多久可以获得回报?在决定何时投资时预计会有哪些需要取舍?
(6)我们应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进入或打造新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所提供的能力远远超越了当前的范畴,可能促使企业将当前重点扩大到其他领域。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竞争规则,以及我们所处的竞争格局?
(8)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上述能力?是外购、合作还是自建?每项选择都有潜在的优势和劣势。
(9)我们应如何利用上述能力打造持续的创新流程?企业必须要能预测上述能力将如何推动企业在未来持续增长,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工智能的投资。
*两位作者诚挚感谢魏海、朱虹、韩赟儒和戈弋对本报告的贡献。
梁刚为麦肯锡资深专家,常驻台北分公司。
开特斯拉长途旅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选择智能汽车,请务必看下这些指数是否合格
90后援藏电力干部 跨越3600km只为北汽新能源EX3